香港八極拳門總會

李書文霍殿閣傳八極拳六合大槍班招生Tel:2607 3621

本會傳授正宗祖傳八極拳及李書文霍殿閣傳八極拳


滄州地區吴鐘八極拳源流

傳槍師祖之序:

吳宗祖師故居山東省海豐無棣縣(現在山東省慶雲縣後莊科村)

吳宗(鍾),字弘升(聲),山東海豐無棣縣(現在慶雲縣後莊科人)。生於雍正十二年(1733年)二月初三寅時。 家殷實喜拳術愛交友。乾隆十二年,年16歲愛習武術父吳天順遍貼告示聘請高人,有老夫妻二人揭告示任教老師號馬勝標,經師十年,師身故。得太祖三十二勢、少林刀法。自習六年,遍訪明師高友,是年32歲遊至梭羅山,山上有一明師號賴魁元。有意投入門下,無人引進。適值師祖母壽誕之辰,備壽禮數色,以賀壽爲名,始得收留,習藝八年(得六合大槍)。八年後辭師下山。後到直隸天津咸水沽戳杆設場,一天一武師來場與吳鍾較技,來人用單刀對吳鍾大槍,把他的大槍招數一一化解。吳鍾敗北甚是懊悔,來人說:“師弟,勝你者非外門,我是你師兄,尊賴師之命傳刀給你!”原來是師父賴魁元派弟子皮某來傳吳鍾飄搖刀法。吳鍾掌握了飄搖刀法,更是如虎添翼。時與吳鍾同時的武林泰斗有康得力、李章、劉三閃,四人各有其妙,換譜爲表,傳同一家。時有:“康得力的棍,吳鍾的槍,短打擒拿數李章,劉三閃的八極六十四勢天下趟”。四人在一起設場四年,交流技藝。吳鍾以 “神槍”名世,有:“南京到北京,大槍數吳鍾”之譽。後來吳鍾一直在直隸、山東設場、保鹽鏢爲生。後於清幹隆五十六年(1791年),滄州丁莊村丁孝武及孟村吳永二人煩友竭力盡請吳鍾爺到鎮授藝,吴鐘先祖晚年傳滄州丁莊村丁孝武及孟村吳永二人!將八極武技一分為二,分别傳與二人,史稱“ 丁吴二院”!傳藝16年。至嘉慶廿四年(1819年)吳鍾爺因家有事,故而返回故里。這期間將藝授于滄州丁莊村及孟村丁、吳二院,丁孝武和吳永。孟村鎮南羅疃莊人李大忠,受藝吳、丁二位尊師門下。
李大忠
滄州羅疃莊人李大忠(1810--1874),道光廿年卅歲時(1840年歲次庚子)投于孟村鎮,受藝于丁孝武、吳榮二位尊師門下,引進師兄王世同。 丁孝武晚年病重,大忠侍侯床前,丁孝武深受感動,抱病將技藝悉數傳授給大忠,並將吳鍾師所傳槍拳手抄本傳大忠。後來有“南京到北京,大槍數李大忠”之說。李大忠生於嘉慶十五年(1810年)歲次辛未年三月八日辰時,妻張氏。卒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歲次甲戌年,享年六十四歲。道光廿年,(李大忠)卅歲時(1840年,歲次庚子)二月十四日,自備八色重禮品物,投于孟村鎮丁孝武和吳永,二位尊師門下受藝。然後將藝授於其子貴章,字月芬,妻杜氏。

高明山先賢
高井華老吳師1939年冬生於滄州鹽山縣,先祖高明山、爺爺高汝喜、父親高樹德皆為八極拳一代宗師,高井華老人自幼喜好練武,從父高樹德習練家傳八極拳深得父親真傳,全面繼承先祖高明山先賢所傳八極拳武術。
高井華老人平時在家務農為人低調很少外出展示自己家傳的八極拳,自改革開放以來村中的高家後人忙於生計以至大都放下了練武,高井華老人仍堅持督促高家子侄練習家傳的八極武術,自己在平日里除了下田種地就是練武及教授,直至仙逝都堅守著繼承和傳承家傳的八極門武術!

鹽山高明山所傳八極拳 吴鐘→吴永→高名山(祖)→高汝喜(爺)→高樹德(父)→高井華(子)

夕陽下的八極陸合大槍記念恩師八極門六世先賢高井華公!

吴鐘→吴永→高名山(祖)→高汝喜(爺)→高樹德(父)→高井華(子)在中華武術門中有五世祖傅三世家傳之說!

滄州鹽山高名山先祖一系的八極拳傳到我師兄高健這一輩上,正好五世,是八極門中唯一可稱“祖傳之八極 ”!

八極架

 

有關八極門武術的問答。。。。。八極門武術很多支派,應該如何分辧及學習?

吳鐘祖於滄州八極武技,后世分丁莊八極和孟村八極兩流派,之後之八極門分支全部出於此兩地。史稱“丁吴二院 ”!

丁莊八極是本門二世祖師丁孝武公傳李大忠再傳下子八極門四世祖師李貴章公只有一枝並無分流!史稱"羅疃八極"

孟村八極分支;是由二世祖師吴永傳高家祖傳老八極、吳氏八極、王氏八極等。。。

之後再有以上幾支的外傳弟子加以改變在第五世傳人中再分支出強氏八極、李氏八極、張氏八極、馬氏八極、韓氏八極等

在第六世八極傳人中再再分支出田氏八極、趙氏八極、臘口八極、霍氏八極、武壇八極等!

之後則分支出更加多以地名或姓氏冠名的某某八極!

随着科學的發展,有關八極門武術的影片很方便就可以找到,多看多比較就可以看出些少端倪,

一些歪脖咧嘴陀背夾褲襠玩命震脚的奇觀八極很容易被大家識破!廣大八極愛好者要多了解八極真正歷史傳人師承。。避免走彎路!

                                                                                                                                                                                                                                                     
張克明:
滄州羅疃人士,由師兄李大忠引見拜師學武師從吳榮。後輔助李大忠授徒,是開創滄州羅疃八極的另一重要人物,其弟子張景星及黃四海等是早期離開滄縣,到外地例如武清,靜海等地授徒的人士,李大忠及張克明均屬滄州羅疃人士, 其傳人重多被後人稱為"羅疃雙雄"。
“神槍”------李貴章
李貴章,字月芬(1855-1927),職業武師。羅疃八極創始人李大忠之子。自幼隨父習八極技藝,一生以“大槍李”名世。乃八極門第五代宗師,是神槍李書文的師叔。
19歲承其父業在家鄉廣招門徒,掌羅疃李家八式房。有捻軍高手八、九個,夜盜李家,李挺槍而出。賊人欺李年幼持械圍攻李,李臨危不懼用“巧女紉針”中賊首的哽嗓咽喉,賊首一聲哀號倒地。趁賊人驚疑李又連紮兩槍,快如閃電刺傷兩人。賊人背屍扶傷者逃竄,從此李名聲大噪。 李大忠弟子杜鳳元,張化龍等也得李貴章代父傳武。
李貴章傳徒衆多達30餘名,其中"拳槍太保”張慶恒(1901-1982)、“神拳”王錫慶(1889-?)等名聞武林界。其孫子“神槍”李樹森(1897-1955)、李樹雲(1901-1982)、李樹林、李樹春(1915-?)。
李貴章之事迹載入民國22年《滄縣誌》,李貴章先生也是八極拳門早期重要傳播者。

一代宗師貴章公神槍李五爺

黃四海:
滄州羅疃人士,從師李大忠張克明,為羅疃八極第五代傳人,為李章、張景星師弟。袁世凱在小站練兵,聘黃為教習,黃以年老推辭,舉薦弟子"羅疃八極"第六代傳人李書文赴任。其弟子李書文、王中泉等是羅疃八極第六代傳人中佼佼者。

八極拳槍門拳架

吴鐘八極 丁吴二院

我所習明朝仙祖古傳氣功門武術

内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乃武者之道!

仙祖傅下拾守先天經、功曲天地之技!

露水觀天披鐵衣

四門脩真看北斗

大明傅至數百載

名曰仙祖氣功門

“從師叔到師傅”懷念滄州老一輩武術氣功宗師王廉齊老師

又是一年的結束和開始,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天氣寒涼不禁又修煉“九曲大部功”想起已離開的滄州老武術家鐵臂劉的傳人王廉齊老師,以前某一個冬天王師和我練功,閃手刀,散杆子,對打扣。。。。記得最後一次離別王廉齊老師時(時年83嵗)說:“柱子等下次來咱把十三太保划划道,哪知道就是永別拉,從師叔到師傅王老將全部武功毫不保留的傳授給我,据王老家人講在彌留之際還在講。。跟柱子說把東西記牢靠拉,。。。王廉齊老人在世時手把手的教,80多嵗高齡的老人為了傳授大杆子和我對練了2個多小時!!。。這麽多年啦尤其是冬天想起和王老的日子,王老傳得仙祖先天經、 調技氣口功等氣功絶技。。。《紀念老一輩滄州武術氣功宗師王廉齊老師》(滄州著名武術氣功宗師王廉齊老師)